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我校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这是学校时隔32年再次获得该项赛事一等奖,取得又一标志性成果和新突破。

本次荣获全国一等奖的项目为文学院《牵“丝”绘院:廊道遗产视域下南方丝绸之路枢纽院落“四丝”保护体系建构》项目(团队成员:王乐妍、秦森莉、叶欣、张欣妤、苏子昂、李彤、余丰荣,指导教师:李国太、吴星雨、潘洪义)。该项目聚焦南方丝绸之路重要驿站--云南通海县的明清院落保护,通过对当地343座院落开展系统调研,创新构建以多民族独特工艺、仪式空间完整性与内部构件损毁率为核心的“丝级评估量表”,并据此建立“四丝分级保护”机制,将院落划分为核心文物、活态民居、租户主导与濒危闲置四类,分别对应金、银、铜、素四级保护策略,为西南多民族地区古院落保护探索出具有推广价值的“通海方案”。

学校高度重视本届“挑战杯”竞赛,校党委书记郭勇、校党委副书记张海东、副校长何诣然出席“挑战杯”竞赛校内启动会,专题部署相关工作。四川省赛终审决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滕文浩前往成都医学院看望参赛师生。全国终审决赛前夕,校党委副书记张海东前往集训点看望鼓励参赛师生。自赛事启动以来,校团委协同党政办、教务处、学工部、研工部、人文社科处、科学技术处等多部门及各二级学院,共同开展院赛选拔、校院两级宣讲与专题培训,吸引全校1.4万余名学生、1568个团队参与,营造了浓厚的科创育人氛围。



作者:包浩民 摄影:吴星雨 国赛项目团队 编辑:戴斌 审核:包浩民 曹歆雨 终审:杨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