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高举团旗跟党走 我校共青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时间:2011-03-11 14:44:49   来源:共青团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   查看:8430
自2010年6月学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学校共青团积极响应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号召,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团组织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以“创建先进基层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坚持标准化建设、多样化教育、个性化设计、科学化考核,深入实施学校第五次团代会提出的五大青年工程,营造创先争优氛围、落实创先争优行动,在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提高团员素质两个方面取得了实效。
一、提出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夯实基层团组织“创先”基础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团组织“创先”的基础是否牢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共青团以实施青年导航工程为抓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工作发展。
1.及时开展团情统计工作,摸清组织情况。截止10月10日,学校共有29个分团委(团总支),802个团支部,46557名共青团员,新发展团员50名,推优入党6905名,团青比例达92.90%。2010级新生进校后,校团委迅速开展团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并将《团支部工作手册》发放到位,并就新生年级团建提出“五个一”建设标准。
2.制定并下发《四川师范大学开展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标准》;开展第二轮创建“五四红旗分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活动;开展主题为“军训、磨砺、成长”、“尊师重道”、“理性爱国”、“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精神,畅谈教育改革发展”、“文明校园•诚信青春”、“创先争优在行动”的团组织生活。本学期,全校各支部共按照要求开展了1402次团组织生活,427次团日活动,进一步凝聚了团员青年。
3.举办校级观摩性团组织生活。从分团委推荐的25个申报举办校级观摩性团组织生活的支部中遴选出15个举办了观摩活动。观摩性组织生活的思想教育性、程序规范性、内容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活动创新性为前来观摩的支部提供了“创先”的典范。
  二、实施多样化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在多方面“争优”
1.加强思想教育。各级团组织结合本单位实际,充分利用支部书记例会、团干部培训等各种机会普及团的知识,教育广大团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尤其在面临敏感事件之际,及时进行多渠道的团内调研和正面宣传,发挥广大团干部在维稳工作中的中坚作用,引导青年团员“信念争优”。
 2、加强团干培训。举办第42期团校,引进户外素质拓展项目;邀请校党委书记高林远教授为学生干部作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辅导报告会;利用分团委书记会、分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例会等对团学骨干进行及时教育和培训,引导团学骨干“工作争优”。
3.加强学术教育,推动青年强基工程。以开展第六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中期检查和结题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开办讲座,举办校院两级“学术有约”活动等形式,邀请校内知名专家和学生中涌现出的“学术之星”为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引导团员青年“学习争优”。
4.加强审美教育,推进青年博雅工程。积极邀请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歌剧院、重庆市川剧院为学校带来高水平演出;美育学校邀请魏学峰、杨玉冰、袁成祥等专家、民间艺术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和作品展览;此外,校团委还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诚信就业”演讲比赛、廉洁文化知识竞赛、创业典型事迹报告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素质争优”的条件。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声乐、器乐、绘画、戏剧、艺设计、DV等七个项目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艺术争优”的舞台。
5.加强实践教育,推动青年创业工程。通过举办“实践归来话成才”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对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64支团队开展的“争先创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参与地震灾后重建、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评选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实践争优”。
6.加强奉献教育,推动青年博爱工程。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迎新”服务、图书馆志愿服务、师大社区人口普查工作、周边社区的“义务家教”服务、狮山校区南大门文明交通劝导以及校内区间车的上车秩序维护工作;10月17日至19日,学校志愿者参加第五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并收到了来自第五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执委会及成都市精益通翻译公司寄来的感谢函;10月21日至23日,学校55名志愿者参加第十一届西部国际博览会,坚持“微笑服务”,再次成为西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历史旅游学院志愿者高格还应邀为王岐山副总理解说。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引导了青年团员“服务争优”。
三、倡导个性化设计,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创先”主动性
1.各分团委在“创先”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特点,以更大的热情打造更具亮点的个性化品牌活动。如数学学院举办的第四届数学文化节增设了数学文化进寝室、党员照片贴门上活动;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举办第五届外语节、计算机科学学院分团委举办的第七届“中软国际杯”计算机技能大赛成立了党员服务小组全程参与服务工作;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教师品德教育与教师职业技能系列活动,要求党员全员全程参与;政治教育学院举办了首届时政文化节等。
 2.各支部发挥自主性,开展特色活动。如“音乐学院2010级支部文化大赛”以“我与集体共奋进,我与支部同发展,我在大学新成长”为主题,充分发挥支部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很多支部创建支部通讯录,制作支部电子相册,内容包括:支部全体成员的姓名、班级、专业、寝室号、入党时间、联系方式、QQ生活照、座右铭号等相关信息,方便支部成员的相互了解与学习;的支部建立了支部博客。
3.发挥支部党员先进性,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助共成长”活动。在团支部成立了“一帮一”学习小组,建立一名党员联系一名至多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制度,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提高对党的认识。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完善,形成以党员带动团员、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统筹互助的局面。
 四、推行科学化考核,进一步激发基层团组织“争先”热情
1.将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评分细则进行进一步完善,《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团组织生活、团日活动考评细则 》。
2.以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为考评标准,精简各部门日常量化考核条例,为各团学组织有效开展团学工作“减负”。
3.开展各种优秀集体和个人的评选。如优秀分团委、先进学生会、优秀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集体和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的集体、项目和个人。在评选过程中坚持以日常量化评分为依据,举办评优答辩会进行展示交流,在评优争优的过程中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学校大学生艺术团国标舞队获得全国第九届“桃李杯”国标舞大赛二等奖;在第二届励志青春 创造梦想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校团委推报的《成都虫虫蛋有限公司》经过初赛、复赛、电视总决赛,从全省16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强并获得3万元创业扶持金;在第五届成都青年创业大赛,校团委推报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野草养猪”从近300支团队中脱颖而出,入围十强并获得大赛三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青年志愿者总队被评为“四川省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编辑:网络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