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19年优秀事迹巡回宣讲会于9月8日、9日晚分别在狮子山校区学术厅和成龙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举行。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优秀事迹宣讲团成员李咏翰、邓宇、张静在狮子山校区作宣讲,何鹏飞、王军、武桐在成龙校区作宣讲。校团委专职团干部、学校西部计划项目办公室联络员包浩民老师主持宣讲会。
宣传海报
校团委副书记余天威在宣讲会上用一组“119213”数据解读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情况:“1”是我校成立了全国首家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基地;“1”是我校是全国率先实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9”是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在内的全省9所高校共同携手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是我校的支教点和支教名额在全省排名第二;“13”是今年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有13个名额。他通过详实的数据生动地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发展历程,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努力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青春力量。
狮子山校区宣讲会现场
李咏翰同学以支教故事为主线,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支教团17年来助力彝区和藏区教育扶贫的基本情况,向大家展现了川师大研支团志愿者真实动情的服务经历和感受。作为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李咏翰以“奋斗青春、志愿无悔”为主题向大家发出了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倡议。
邓宇同学围绕自己在一年支教经历中的思考和感悟作了宣讲,他以“为什么”、“怎么样”、“然后呢”三个发问,再现了他在支教前、支教中、支教后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是每一个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真实写照。他鼓励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研究生支教团,为祖国的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张静同学从“抓住机遇,沉淀自我,磨练技能,增长见识”四个方面分享了加入研究生支教团的成长历程,围绕“支教,扶贫,志愿”三个方面介绍了川师大研支团志愿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开展教育扶贫的亮点工作,向大家展现了川师大研支团志愿者不畏艰苦,勇担使命的精神。
何鹏飞同学基于“一地:峨边服务地”、“两行:支教工作+志愿服务”、“三情:战友情+师生情+同事情”、“四感:四点感受”等内容,分享了他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悟,他着重分享了他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的角色带给他的成长和感动,同时他鼓励大家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王军从研究生支教团简介、为什么要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支教一年的时间能做些什么、支教一年的时间能留下什么等方面作了宣讲。他谈到,因为有了这次支教的机会,让他能够用最美好的青春去影响大山里的一群孩子,让他在最美好的年华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让他在最应该奋斗的时间里深刻地领悟到了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的实质内涵。
武桐同学从常规工作、思想建设、志愿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她一年的支教生活。她宣讲中的幽默诙谐语言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欢呼,仿佛让大家也体会到了支教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所在。她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劝勉大家,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想法。她深情地感叹,一年的支教生活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而且自己的工龄也从0增长到了1,更重要的是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和体会到祖国富强带给贫困山区人民的变化。
6位宣讲团成员
宣讲会现场
此次巡回宣讲围绕“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以最动人的事、最无私的情、最淳朴的人为主线,六位宣讲团成员生动地讲述了他们在西部基层志愿服务的故事,分享了他们助力脱贫攻坚的感受。并通过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更多的川师青年到基层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宣讲团成员与学生代表合影(狮子山校区学术厅)
宣讲团成员与学生代表合影(成龙校区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撰稿:何鹏飞、李咏翰
摄影:骆锐、尹丽、曹宏路、赵江楠
附:“我和我的祖国”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19年优秀事迹宣讲团成员简介
何鹏飞,中共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队队员,四川省第二届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大学生班学员,共青团成都市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校学生会常务副主席、校易班学生工作站站长、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等职务。曾荣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成都共青团“我为团团代言”优秀表现奖、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大学生年度人物。获校长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峨边彝族自治县支教贡献奖等奖项10余次;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班主任,峨边中学支教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10余次。参加“挑战杯”四川省第十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赛一等奖;参加第五届四川省“互联网+”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校赛一等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重点课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发表论文2篇。
李咏翰,中共党员,计算机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格分队队长,曾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现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支教服务,2019年5月,入选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事迹分享团,赴4省8所高校进行宣讲。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1项;参与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课题1项;参加“挑战杯”四川省第十五届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赛一等奖;获省市“创客教育优秀教师”奖3项,发表论文2篇。曾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张静,中共党员,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格分队队长。曾任四川省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教师技能培训班班长、计算机科学学院2015-2016届分团委副书记等职务。参与学校第十一批“重点创新型”科创项目,并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1篇;参加四川省宜宾市2016年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及贫困家庭子女志愿服务活动,受今日头条,搜狐等4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50.3万。曾获四川省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教师技能培训优秀学员,宜宾市优秀志愿者,学校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10余项荣誉称号;获校学术科研成果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等奖项10余次。
邓宇,中共党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队队长,于2018年7月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峨边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本科期间担任学院分团委副书记,多次获学习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曾获全国第六届高等历史学专业教学大赛三等奖。
王军,中共党员,数学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格分队队员,曾担任班级班长。本科期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获学术科技竞赛奖学金、学习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等奖项10余次;获学校优秀学生干部、义务家教学校志愿服务项目“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8年8月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武桐,中共党员,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队队员,曾担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辅导员助理等职务。获学校学习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峨边中学‘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等奖项10余次;获学校党校优秀学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10余次。
编辑: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