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聚焦学科素养,把握教育核心
——记“蜀山讲坛”系列第十二期:《语文教学的正道在哪里》
[共青团四川师范大学委员会]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9年5月19日
  查看:243
  来源:

为了深化文苑学子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其作为预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2019年5月18日上午9时《语文教学的正道在哪里》讲座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文学院二楼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评审专家,全国语文学习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李华平老师。文学院的部分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了此次讲座。

图片4.png

讲座伊始,李华平教授简单介绍了语文教学能力对于文苑学子的作用,提出了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教有所失”的问题,从而点明了正确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李华平教授从当下的一些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进一步廓清了语文课的学科边界、教学边界,提出“从语文这一人文学科的特定视角特定立场特定思维”的指导性论断。李教授强调,语文教学要想回到语文教学的“正道”,必须牢牢把握住“回到学生本位、抓好语文学习基本功”的本质规律,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区别甄别开来,将“教课文”与“用课文教语文”甄别开来。此外,李教授还讲到,在课堂中必须要体现出本体性教学即语文知识、语文策略和语文技能与非本体性教学包括审美价值观熏陶、多元文化体认、思维能力锻炼的内容,做到二者相互融汇、相辅相成,最终构建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学习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原生态”。最后,李教授以实际文本为例,提出教学要以语文特定的学科思维,紧跟文体特征围绕文本独特性来传达语文和人文精神教育,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的活动性,并适度适量地辅以多媒体等非语文方式来帮助消化理解,从而达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课堂目标。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了解了当今的语文教学领域现状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开阔了文苑学子对语文教学的认知视野,有利于文学院教学人才的培养和长期建设与发展。在此也祝愿文学院后续相关活动开展成功,结束圆满!

供稿:文学院学习部刘小园

改稿:文学院记者团刘妍池

审稿:文学院分团委书记汪闱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文学院 汪闱